首页 > 新闻动态 > 最新资讯
2025年6月30日,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、长春理工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吉林校友会共同承办的“陕公大学堂”2025年第二期(吉林场)公益讲座在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功举办。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组织与人力资源系主任、博士生导师周禹教授主讲,邀请长春理工大学党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兼统战部部长于英焕、中国人民大学在吉校友、经济管理学院全体领导和MBA授课老师,以及在校研究生一百余人共同聆听本次讲座,感受周禹教授带来的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思想盛宴。
溯源红色学府,共启学术序章
讲座在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张肃教授的主持下拉开帷幕。张肃院长追溯了中国人民大学与“陕公大学堂”的红色血脉:从1937年诞生于延安的陕北公学,到今日扎根全国32城的理论传播品牌,“陕公大学堂”旨在通过专家解读讲清“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”、讲准“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”、讲透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”为使命,在全国32个城市举办六期,累计开设177场讲座,本次吉林场活动作为“陕公大学堂”总第七期,同步在全国32个省市开讲,32位专家学者以“理论大餐”传递党的创新理论力量。张肃院长强调,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,中国人民大学与长春理工大学均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使命。
校地协同共赋能:荣誉颁授与思想共鸣
由长春理工大学党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兼统战部部长于英焕为周禹教授颁发“陕公大学堂”主讲嘉宾荣誉证书,表彰其在组织与人力资源领域的学术贡献。周禹教授结合中国企业实践,以“新管理解放新质生产力”为落脚点,呼吁高校与企业共同构建“激发创新活力”的生态体系。
学术巨擘授真知,五大机制破瓶颈
首先,周禹教授以 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,人才是第一资源” 为切入点,直指中国企业当前面临的两大根本性历史级的课题:一是发展模式转变,从依赖赛道红利转向创造能力红利,从低成本要素比较优势走向创新优势;二是管理模式转型,从过度消耗人力的管理模式,走向激发员工创新活力的模式。
随后,围绕中国企业转型痛点,提出五大突破性机制:第一,以客户为中心,企业创新应强化以客户或用户为中心,实现创新价值转化,避免局限于技术创新;第二,夯实专业主义,专业深度决定创新能力,企业应尊重专业权威,坚持脚踏实地、实事求是、求真无视,相信真相的力量;第三,重构创新管理逻辑,区分成熟与创新业务管理机制,包容失误失败;第四,数智化时代,避免 “新科技套旧机制”的锁定效应,强化管理者数智化领导力与员工数智化思维;第五,管理者自我驱动成长,坚守底线红线,追求上线高线。周禹教授深入浅出的剖析与鲜活案例,引发全场热烈掌声。
思想共鸣:从学术盛宴到实践蓝图
在最后的总结环节,张肃院长感慨到“周老师一个半小时几乎未离讲台,即便衣衫湿透仍全情投入,这就是学者对学术的热情。” 并寄语师生:我们作为 “因光而生” 的光学为核心、国防为特色的商科学院,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将以 “追光者” 姿态,借陕公大学堂的思想之光,在科技商学领域深耕创新,让学术思想转化为照亮未来的实践蓝图。
“陕公大学堂”系列公益讲座“送课上门”,突出长期性、品牌性、公益性、广泛性特点,着力打造独树一帜的“陕公大学堂”宣讲品牌,形成具有更强号召力、凝聚力、影响力和创造力的理论宣教工作标识及体系。用宣传教育的“正能量”带来理论学习的“大流量”。本次讲座结束之后,有企业家观众表示本次课程拓宽知识视野,引导深度思考和行动复盘,激励自己在新时代积极拥抱变革,提升能力,不断优化组织人才管理的体制机制,更好助推企业和吉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。